一、送风洁净度
要保证送风洁净度符合要求,关键是净化系统末级过滤器的性能和安装。
净化系统末级过滤器一般采用高效过滤器或亚高效过滤器。按我国标准规定高效过滤器效率分四档:A类为≥99.9%,B类为≥99.9%,C类为≥99.999%,D类为(对≥0.1μm粒子)≥99.999%(亦称超高效过滤器);亚高效过滤器为(对≥0.5μm粒子)95~99.9%。效率越高,过滤器的价格也越贵。所以选择过滤器时应本着既要满足送风洁净度要求,又要考虑经济合理。
从洁净度要求考虑,以低级别洁净室选用低性能过滤器、高级别洁净室选用高性能过滤器为原则。一般说来:100万级可选用高中效过滤器;低于1万级可选用亚高效或A类高效过滤器;1万~100级选用B类过滤器;100~1级选用C类过滤器。
这里每个洁净度级别似乎都有两类过滤器可供选择,选择高性能的还是低性能的,要视具体情况而定:当环境污染严重,或室内排风比例很大,或该洁净室特别重要,需要较大安全系数,在这些或其中之一情况下,洁净室净化检测,均要选择高一类过滤器;反之可选择较低性能过滤器。
对0.1μm粒子要求控制的洁净室,不论控制的粒子浓度高低均要选择D类过滤器。以上所述仅从过滤器角度出发,实际上要选择好过滤器还要全面考虑洁净室特性、过滤器特性和净化系统特性。
要保证送风洁净度,仅有合格的过滤器是不够的,还要保证:a.运输、安装过程不损坏过滤器;b.安装严密。
要做到第a,则要求施工安装人员训练有素,既要有安装净化系统方面的知识,洁净室净化等级,又要具备较熟练的安装技能,否则将难以保证不损坏过滤器,这方面是有深刻教训的。
其次,洁净室净化要求,安装严密性问题,主要取决于安装结构型式优劣,设计手册一般推荐:对于单个过滤器采用明装型式,这样即便发生渗漏,也不致漏到室内;采用成品高效送风口,严密性也比较容易得到保证。
对于多个过滤器的风口,近几年常采用液槽密封和负压密封。液槽密封必须保证液槽接缝严密和整体框架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。负压密封就是使过滤器与静压箱和框架接缝的外周边处于负压状态,与明装型式一样即使渗漏也不会漏到室内。实际上只要做到安装框架平整,过滤器端面与安装框架接触均匀,任何安装型式使过滤器达到安装严密性要求应该说是不难的。
洁净室技术参数为:洁净度级别10000级,山东洁净室净化,温度22℃±2℃,湿度55%±5%,照度≥300LX,噪声≤65dB (A)。现根据有关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,制定如下验收方案。
一、洁净度的检测
1. 测定前,净化空调系统连续运行至少24小时。
2. 测定在静态下进行,测试人员必须穿戴好洁净服装。
3. 测试仪器为激光尘埃粒子计数仪,型号Y09-A。
4. 测定点高度距地面1~1.2m。
5. 测定点数的确定,根据国家有关标准,少采样点数为,NL=A0.5,其中A为无尘室面积(㎡),根据计算少采样点为NL=38,本次验收设计采样点为87个,具体采样点详见洁净度检测点平面图。
6. 每个测定点每次采样时间为1分钟,每个点测试3次,取平均值。平均含尘浓度符合洁净度万级标准为合格。
二、温湿度的检测
1. 测定前净化空调系统应连续运行至少24小时。
2. 对恒温恒湿要求,根据温湿度波动范围的要求,测定宜连续进行8~48小时,每次测定间隔时间不大于30分钟。
3. 测试点距地面1~1.5m ,交错布置,距外墙表面应大于0.5米。
4. 测点数,根据有关规范,面积≤50㎡,测点数为5个,每增加20~50㎡,增加3~5个点。本次验收设计采样点为130个。
详见温湿度检测点平面图。
5. 测试仪器为温湿度仪或棒状酒精温度计。
6. 90%以上的测点达到的偏差值在设计参数内,则检验为合格。
三、室内噪声的检测
1. 测噪声仪器为数字式声级计,一般只测A声级。
2. 测量位置距地面1.5米高,测试点位详见噪声检测点平面图。
3. 各点≤65dB(A)为合格。
四、室内照度的检测
1.检测用照度仪(TES1330A) 测定。
2.测点平面离地面0.8~1.0m,按2m间距布置,测点距离墙面应不小于1.0m。测试点位详见照度检测点平面图。
3.90%以上的测点值在设计值内,则检验为合格。